总体目标:经过10年的努力,形成完整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,总体技术水平迈入国际先进行列,部分产品取得原始创新突破,基本满足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需求。到2015年: ——产业规模快速增长。产业销售收入超过10000亿元,年均增长率超过25%,工业增加值率达到35%。智能制造装备满足国民经济重点领域需求。
本专项将按照抓住高端、突出重点、企业主体、服务发展的原则,结合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未来前沿制高点,研究智能制造基础理论,攻克一批前沿核心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,研制一批智能化高端装备,并进行示范应用和产业化,为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奠定技术基础。
高速列车科技发展“十二五”专项规划致力于在“十一五”成果基础上,深化科技部与铁道部联合行动计划。主要围绕高速列车的谱系化、智能化和节能降耗技术,关注运营安全、可持续性和装备适应性提升。规划目标是通过科学布局,确保我国高速列车核心技术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,以及高速铁路整体安全和相关产业的进步。
1、国内区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。全国各省(区、市)纷纷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上重要议事日程,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,作为“十二五”时期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主要途径,呈现出激烈的竞争态势。我省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。
2、十二五 20项重大工程 1。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工程。2。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产业化示范工程。3。重要资源循环利用工程。4。宽带中国工程。5。高性能集成电路工程。6。新型平板显示工程。7。物联网和云计算工程。8。信息惠民工程。9。蛋白类等生物药物和疫苗工程。10。高性能医学诊疗设备工程。11。
3、鼓励金融机构进一步利用全国性金融市场, 开发创新产品, 增强服务功能, 为战略性新兴产业、特色优势产业、重点优势企业和一大批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融资服务。
技术目标:在“十二五”期间,我们将集中力量突破20至30项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,目标是形成200项核心专利。同时,我们希望在若干前沿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,确立我国在这些领域的产业优势。(2)产品目标:计划创制50至80项针对临床急需的新型预防、诊断、治疗、康复、急救医疗器械产品。
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在十二五专项规划中设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,旨在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。首要任务是构建完整的研发创新链,通过技术突破,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医疗器械。
产品目标:创制50-80项临床急需的新型预防、诊断、治疗、康复、急救医疗器械产品,重点开发需求量大、应用面广以及主要依赖进口的基础装备和医用材料,积极发展慢病筛查、微创诊疗、再生修复、数字医疗、康复护理等新型医疗器械产品。
全面统筹协调,力争重点突破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,统筹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,协调好产业、区域、研发生产等方面关系。
科技支撑,创新发展。突破产业发展的关键、共性和核心技术,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,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,拥有更多产品、技术和工艺的自主知识产权,促进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,进一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。科学布局,集聚集约。
四川省“十二五”期间,开发区发展规划聚焦于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增强园区承载能力,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向,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,推进产业优化升级。
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、优化升级产业结构、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内容。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,根据《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》(国发〔2010〕32号)和《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》,结合我省实际,特制定本规划。
以提高四川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,增强产业竞争能力为中心,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,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和发展层次。
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,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和集中发展的产业特征,从我省区域发展实际出发,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重点园区,按照合理布局原则,充分发挥成都等城市在研发、设计和营销方面的优势;以核心区域为布局重点,重点拓展区为主要支撑,辐射带动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。(一)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布局。
把握信息技术升级换代和产业融合发展的重大机遇,依托我省在人才和产业方面的优势,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网络,大力发展云计算、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重点推进高性能集成电路、平板显示、高端软件等行业发展,坚持自主创新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双轮驱动,建设国家重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。
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、优化升级产业结构、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内容。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,根据《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》(国发〔2010〕32号)和《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》,结合我省实际,特制定本规划。
全面统筹协调,力争重点突破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,统筹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,协调好产业、区域、研发生产等方面关系。
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,综合考虑资源优势、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,立足不同区域发展定位,加快推进区域产业布局优化,因地制宜发展工业经济,推动区域间产业差异化、特色化、集群化协调发展,为我省建设重要战略资源开发基地、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、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和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。